论坛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论坛活动
快报|乘用车联合会崔东树:新能源市场的剧烈变化,给售后服务市场带来新挑战
日期:2023-04-26

峰会头图.jpg


本文为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3(第十三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新能源新售后趋势峰会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崔东树.jpg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新能源市场的剧烈变化和车市消费新特征,给售后服务市场带来的新挑战。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


整个行业目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整个汽车市场变化总体来看呈现中国市场较强、国外市场出现调整压力。在2017年中国市场达到2800万规模之后,在2019年车市呈现下滑状态,但是疫情过来之后,2020年到2022年,对中国车市带来巨大机遇。


世界新能源车从油电混动率先起步,2015年开始的插混和纯电动加速发展。2022年传统燃油车占83%,混合动占世界汽车5%,插混占3%,纯电动占9%。


从未来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将在世界范围获得爆发增长态势,中国替代日韩,成为未来世界汽车的新主导力量。我认为这个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以雷克萨斯为代表,在中国市场过去两年销量暴跌,中国车市呈现相对大的调整压力,发改委、工信部都在稳定汽车消费方面准备做一些举措稳定发展。


目前中国最强大的就是生产能力,最为艰难的就是消费,原因在于中国有庞大的产能,但是有很弱的市场。过去几年我们面临着困难,新能源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我们达到了150万,同比增长26%,但是我们看到2021年增长330%,2022年增长150%,2023年增长26%,这个增长的减速特征比较明显。


目前来看,新能源渗透率现在已经达到较强水平,也就是三辆车有一辆新能源,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到2025年我们估计两辆车有一辆新能源是基本状态,十辆车有六辆新能源是正常预期,现在判断到2025年是55%的渗透率。其中对合资品牌的燃油车打击最大,比如对丰田、大众、通用冲击最大。豪华车相对少一点,奥迪、宝马、奔驰有坚定的用户支撑。


车市消费新特征


整个消费仍然处于低迷状态,按照国家统计,今年1季度中位收入相对于平均收入82%,过去是88%的水平。你的收入跟平均收入越来越远,大家被平均的状态越来越严重,所以消费能力在高低端差距极其明显,中低端和高端消费群体的收入呈现高增长,比如你搞芯片、金融某些特殊行业的,你的收入比平均人越来越高;如果你搞服务业、餐饮,做工厂工人的,那你的收入还是有一定压力。


收入现在来看分化还是比较加剧的情况,同时经营收入在持续下降。我们第三产业,燃油车呈现比较艰难情况。同时看到另外一个特征,收入的钱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不敢花钱了,过去一百块钱花72块钱,现在挣一百块钱花62块钱,少了10块钱。少的钱那儿去了?因为我们要给银行还贷,导致消费呈现艰难情况。


三年疫情对中国城市带来严重影响。富豪中产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工薪阶层呈现比较艰难情况,行业分化比较严重。整个来看老年人收入不断增长,中年人相对稳定,年轻人收入剧烈暴跌。在极大趋势之下对车市带来结构性影响。


新购、换购、增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由于收入以薪酬为主,三年疫情让青年购车用户遭受更大损失,受损高达76%,中年购车家庭相对好点,最稳定属老年群体;2014-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购车重心,持续由青年用户向中年、老年转移,2021年中年购车用户首次超越青年占比,2022年中年占比升至50.25%,一举撑起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半边天;2023-2026年,中国车市的消费重心,会持续向中年用户转移。


传统燃油车逐步走向换购的趋势,所以新能源车高低两端较强走势延续,A级乘用车市场未来潜力巨大。在这个发展中,各类城市大中小城市有不同的车市需求,消费能力跟消费需求决定了车型有普及区间。目前来看以特斯拉、比亚迪为核心增长重点。


增长中政策驱动,以上海为代表,上海在去年3月份插电占到15%的比例。去年3月份上海100辆车有33辆纯电动,现在有51辆车是新能源车,只有49辆是燃油车,已经形成了大的趋势。大家如果在上海没有买纯电动抓紧买,明年估计就买不到了,这种情况是政策对驱动比较明显。


另外一个发展最大核心特征,就是目前随着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出租网约爆发式增长,过去燃油车出租挣钱很艰难,尤其油费很高,新能源没有油费没有成本,出租车越来越呈现爆发式增长新态势。


目前来看运营车辆以自主新能源成为核心代表,高油价情况下电动车会获得高速增长,而今年油价逐步回落,新能源呈现减速发展态势。由于过去几年房地产带来的巨大居民消费冲击,目前得到减少状态,所以车市得到一定恢复表现,中国家促进汽车消费将成为核心重点。


未来中小城市将是发展核心重点,中国现在来看中小城市有保养空间,发展来看,中老年人是未来发展核心重点。车市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尤其驾驶员红利仍然存在,汽车驾驶员总体来看在3亿多水平上,未来来看老年驾驶员比较少,所以我们机动车驾驶员未来来看保持稳定状态,后市场总体来看规模还在持续增长,而不是随着新车调整后市场就进入萎缩或者停止状态。


售后服务市场新挑战


目前汽车保有量才3亿水平,未来来看4-5亿是必然发展趋势,尤其现在增长最快的是摩托保有量增长,摩托市场过去两年爆增。中国人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人不可能骑摩托,随着中老年市场快速崛起,我们车市的小微型车成为发展趋势,我们跟日本一样成为老年社会,年轻化的电动摩托市场逐步被汽车保有量替代。


在发展之下我认为汽车市场价值面临着重塑机会,制造环节获得了巨大利润,对上游环节有较强控制,对下游有品牌输出跟渠道管理能力,未来来看,整个后市场应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设计研发成为核心重点。


未来整车企业依旧会成为王者,但整车为王概念呈现剧烈分化状态,合资企业比较稳定,机械产品获得稳定的上游下游特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机械产品到电子产品的变化,整个发动机变速箱的取消,将带来市场结构剧烈变化,带来前市场的发动机变速箱需求,后市场我们的服务体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提升之下轮胎保养这一块是大幅增长趋势,其他像钣喷有一定空间增长,但是燃油系统出现剧烈下降。我认为以卖机油为代表的,将呈现快速下降趋势,而轮胎市场有巨大增长空间,过去开车一公里六毛钱现在六分钱,庞大的城市拥堵日益明显,对生活服务保养带来结构性变动。


从需求侧来看,渠道扁平化,我们认为未来燃油车市场向电动市场转型,玩家将快速减少,最后剩的玩家将极其复杂,但是这个过程我们认为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对后市场影响,我认为燃油系统保养将剧烈减少,新能源车尤其是三电系统我认为明显提升。随着电动车增加,车智能座舱提升日益明显,未来有更多DIY需求,我们智能座舱电子产品这一块升级有一定空间,而消费者大概率不敢自己动手。


座舱系统的升级,电子系统改进,车内很多东西改进,我认为在三五年就面临着升级的小机会,电动车不是没有机会,对我们行业发展有巨大拉动作用。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精彩留言

推荐文章

© 2011~2016 上海优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沪ICP备12050346号

取消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