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论坛活动
快报|天使投资人吕良泽:新能源售后连锁的机会与挑战
日期:2023-04-26

峰会头图.jpg


本文为天使投资人吕良泽在2023(第十三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新能源新售后趋势峰会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吕良泽.jpg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主题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吕良泽,是2015年转到早期创业项目孵化这个赛道,到2020年开始做孵化加投资,并在2020年9月份完成了第一个新能源后市场高科技投资。


正是因为这个项目投资,我就发现对于新能源后市场越来越感兴趣,不断花时间去研究跟进后市场发展。到了去年8月份,我们发现新能源后市场到来了发展拐点,带领团队进一步发力,在后市场掘金。


新能源后市场维保连锁机遇已来


如何看待新能源后市场维保连锁机会,我们认为确实到了重点拐点。从买完车有非常多细分行业跟新能源汽车维修门店相关,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在未来五到十年以大几百亿、几千亿甚至上万亿,这是极其庞大的行业产业,里面细分都是以新能源汽车维保店作为流量入口。


正是因为牵扯到如此大未来的情况,不管从创业者来讲,还是从资本方来讲,他的眼光不约而同聚焦到了新能源后市场流量入口的行业,就是新能源汽车维保。从资本视角来讲值得投资的是连锁店。


从学术角度去看去分析,2022年末,中国市场新能源车保有量1300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3.2亿辆比例为4.06%。按照创新管理学,新产品渗透率达到3%-5%区间,新产品代表的新行业发展阶段由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我们看到2022年确确实实是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拐点年份。


从另外视角看经营连锁大机遇,过去几年电动车特别是新势力的电动车厂商,存在着非常重要特征就是销修分离,最近一两年看到比如说以理想为代表,他们尝试性自营维修。总来讲对于新势力目前主要特征还是销售和修理分离的态势。


第二就是车电分离。第三就是险企驱动连锁发展,电动车稍有问题就是“以换代修”,换电池比整车贵。但是这种方式使保险公司利润全部被吃掉,因此保险公司有天然冲动,推动新能源后市场连锁业态发展。


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现在主要来自B端,还有来自网约车,这意味着如果在后市场做维修连锁加盟,它的机会比2012-2015年爆发出来的创业机会更大的,因为那个时代燃油车创业是互联网+,面对对象是TO C,现在是TO B,TO B同时诞生更多独角兽,底层逻辑可以得到确立。但是TO C时代,一家成为独角兽,另外一家很难成为独角兽。


从“三电”系统售后的支持政策转变,带来了一些连锁经营机会。这对于做连锁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机会。


同时看到在过去几年阻碍新能源汽车维修连锁加盟重要因素,就是人才供应不足,但是现在情况发生改变,新能源车维修技师培养进入快速通道。


2022年,已经有在全国开展新能源车配件供应的云供应链公司,并且已实现盈利,维修店接入数量快速增长中。类似于这种公司出现,会极大促进新能源汽车维修连锁店业务开展。


当前阶段售后维保连锁经营主要模式介绍


刚才讲了机会点非常大,而且进展确实来了。但是有没有重要的模式开始体现出来呢?我从去年8月份开始到今年4月份,花了10个月时间跟这团队跑了中国十个城市,一共拜访了12家连锁经营创业公司,基本上都是沿海,西部主要是重庆成都,大部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较高的,产业链比较全的,这也符合创业基本内在规律。


我们看到七八种模式,今天给大家分享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整车厂商+ +三电厂商授权为主的连锁经营。


这个模式特点是什么呢?模式偏重,大几百万的投入。技术和服务要求比较高。另外特点就是单厂产值比较大,去年看下来发现这种整车厂商甚至接近一个亿甚至超过一个亿,大部分两三千万。毛利还是不错的,30%-40%居多,连锁扩张速度比较慢,数智化水平比较高。


第二种模式:商业运营车公司维保授权为主的连锁经营。


比如网约车还有货拉拉为主的授权,在浙江省实现了五个地级市的子公司开设,而且开设出来三个月就能盈利。已经在跨省经营了,在合肥开出了另外一家子公司。它的产值基本五百万到一千万居多,毛利40%-50%。这种模式技术要求是最低的,但是毛利达到40%和50%非常出乎意料。另外特点就是扩张速度非常快,但是地区分布密度比较小,以及地级市GDP在五千亿以上才会考虑开设一家。特点就是数智化水平比较低。


第三种模式:以保险公司和“三电”公司维保授权为主的连锁经营。


在山东青岛重庆都看到的典型企业,他们模式扩张往往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技术培训来实现加盟商的发展,通过对保险公司培训获取定单源。去年看到两三家在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给他一到两年时间,突破五百万甚至一千万,毛利率30%-40%。资本视角来看优点就是连锁科长非常快,地区分布密度比较大。


第四种模式:技师培训+配件供应链为核心的连锁经营模式。


这个在上海、广州都看到了比较典型企业,它的特点是模型很轻;少量直营店+大量合作加盟店。盈利模式现在来讲比较轻,扩张速度现在是最快的,地区分布密度也很广,适合下沉市场和社区店。最大缺陷就是加盟店扩张,经营控制能力很差,服务水平管控能力很差,眼看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在看到这些模式的同时,也发现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慢慢演化,都在向对方阵地渗透,竞争是不激烈的,江湖地位未定。


新能源售后维保连锁经营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们看完机会去看主要挑战,维保的连锁经营挑战还是蛮多的,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战胜不了这些挑战。


挑战一,对于跨区域连锁经营的授权维修制约。跨区域授权正在破除、正在开放。保险是最容易的跨区域,网约车也是比较容易跨的区域。


挑战二,配件供应问题。特别是电车相关的,电子厂商管控当中。总的来讲配件供应存在几大明显的约束力量,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保有量增加,随着中国配件公司的增加这些都会慢慢解决。


挑战三,普遍缺乏互联网流量运营能力。如果做小范围的一个市或者一个省,运营互联网运营能力不强问题不大,但是全国做互联网运营是没法回避的,必须破除。我们在过去半年里面看了12家已经做连锁经营公司,只有2家做互联网流量运营能力比较好的。如果没有互联网运营能力,站在资本市场角度没有价值。


挑战四,普遍缺乏打造强管理中台、开展强势连锁的意识和能力,12家做连锁经营的公司,只有1家有比较强的打造管理中台的意识和能力,意味着这些连锁的未来发展过程当中必然跨越这条坎儿,怎么跨越这里面有很多路径。


挑战五,普遍缺失打造数智化中台的能力。数智化中台,对于规模化、异地化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连锁企业来说,意义重大。12家做连锁经营的受访创业公司,只有1家将打造数智化中台提上议程。


挑战六,普遍缺乏对创投方的需求理解。这一轮创业者基本从燃油车维修出来的,中途去学新能源汽车做连锁。他们文化背景也好,资本的意识也好,如果不接受教育基本做不大。这都是资本方特别关注的方面,观察起来发现12家连锁创始人基本上都有一个方面、两个方面,甚至四到五个方面理解误差。


虽然这一轮连锁创业者文化背景、资本意识、互联网能力,比2012和2015年差了不少,但是只要虚心学习,向曾经伟大的企业学习,对接下来连锁加盟创业也是有价值的。


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发表评论

精彩留言

推荐文章

© 2011~2016 上海优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沪ICP备12050346号

取消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