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论坛活动
快报 | 彬复资本刘光皓:汽车智能化十年内会冲击后市场,一定要积极拥抱新能源
日期:2023-04-27

0新营销新渠道增长峰会封面图.JPG


本文为 彬复资本投资合伙人 刘光皓 在2023(第十三届)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新营销新渠道增长峰会上的发言实录,如有出入,敬请谅解!


和大家分享一下从资本的视角看后市场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强调一下,在智能汽车的时代。


我分享的前面很多篇幅不太涉及后市场,更多是汽车产业发生剧烈变动后的技术性变化,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可能会对后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汽车智能化趋势初显


第一个观点,我们认为,智能电动车将会是第一代的AI机器人。从今天来看汽车,燃油车就不多说了,仅从新能源去看,现在更多的是强调智能化,我们整个的技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在燃油车时代,更多是底层的技术架构,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对于电动车而言,是基础的技术架构、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算力平台、线控技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在车上面所沉淀的技术,未来都会泛化到AI机器人当中,比如说特斯拉去年发布的人型机器人以及波斯顿动力之前发布的机器人。今天无论在车上面的高性能的储能技术,自动驾驶感知的算法,尤其是这段时间很火的大模型的技术,在车这个领域进行规模化,未来会泛化到泛机器人领域。从这个方向上看,我们不认为汽车是下一代的手机,更多的是移动化的、空间化的和人交互的机器人。基于这个判断,从这个视角出发,在未来十年以后,主机厂在产业链当中链主地位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既然谈的是智能电动车,一是智能,二是电动。从电动的角度来说,今年新能源车销量会接近850万-900万台,在新车领域的渗透率会突破45%,整车销量上应该有5个点左右的下滑。从这个视角来看,2030年的时间点,新能源车在少中国市场从新车销售量的视角上来看会接近90%以上的销售量。从后市场的角度上来看,对于保养里面的项目,包括维修的项目,一定是在趋势性的减少,所以一定要拥抱新能源。


新能源的变化,不仅仅只是从动力系统上面的变化,更革命性的变革,是智能化的变革。


图片5.png


右边这个图是博世发布的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左边是最重要的进展,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整车从基础的算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一定会前所未有地增强从主机厂的层面,从技术的维度,会抓取到很多车况的数据,维护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


在AI大模型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可以做很多预测性维护,之前一方面是依赖于4S店,另一方面依赖于独立售后,从未来来说,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收获市场,从价值上来说,其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抓手。


今天早上和一位创业者交流,他今天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和主机厂合作。把内部的过去4S店采取到的维保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优化整个预测性维护的范式,做到终局的状态。未来很多的汽车故障,基于算法维护,可以在远程云平台进行OTA的升级,这个会大幅减少在后市场诊断、维修等方面,但不完全是被云上的替代,毕竟汽车是机械性产品,运动过程中有损耗,所以线下的维修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化5年内会影响后市场,10年内冲击后市场


智能化在未来5年开始影响汽车后市场,在10年以后一定会实质性冲击汽车后市场,前所未有增强OEM对于汽车后市场数据捕获的能力,会强化它们在收获市场的影响力。从整车演进上来说,今天毫无疑问,自主品牌已经前所未有地崛起,如果大家最近几天去隔壁看上海车展都能感受到,基于新能源的潮流,中国主机厂提升的非常快。


在新能源板块上面,自主品牌前所未有地拿到了这么高的份额,而同时可以注意到,对于新兴的主机厂,今天的愿景不单单是说做一家很好的汽车公司,更多的会强调科技和可持续,会强调新能源。比如特斯拉的口号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理想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企业愿景,认为2023年它要成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公司,这些都不是在传统汽车OEM当中大家会看到的字眼。新兴OEM在大的智能化潮流当中,他们已经把自己定义为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车厂。


在这个过程当中,在未来5-10年,至少是中国市场的乘用车的市场,可能会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大概会有8-10家可能会瓜分完中国的80%以上的市场。


这也是理想创始人在过去大概一个月前汽车百人会上提到的内部组织架构图,希望完成四件事,平台研发、软件应用、工业制造和服务网络。这些已经在很多主机厂当中或多或少都有它的试点。比如对于独立售后而言,新势力开始积极发展授权网络,从销售来说大量开城市的展示店,从工业制造商来说,包括一体化的压铸,软件应用方面是自动驾驶,平台研发方面就是电子电气架构。


今天的主机厂开始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更全面的科技产品公司,不单单是组装厂,更多涉及整个产业链全链条的利润。如果这个趋势是这样的,结合最近的情况,一是今年非常惨烈的价格战,二是软件研发强度是非常之大的,三是软件系统的研发或者智能化的研发有非常强的飞轮效应。领先者抓取到更多数据,体验越来越好,加速在市场的市占率,5-10年的维度,中国乘用车的市场可能会呈现比较高集中度的状态。


拥抱新能源、数智化、新兴OEM售后体系或是重要发展方向


基于前面的预测和假设的判断,在过去前市场和后市场是相互割裂的,但今天从智能电动车演化的角度,从前装战略的角度,未来可能成为汽车生态链当中绝对的链主,前后市场会加速融合。基于这个趋势,可能短期来看是智能电动化驱动于售后市场,一方面是新能源化大幅减少保养件的项目,另一方面,智能化或者电子化会增加汽车维修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随着智能电动化的技术潮流,OEM的市占率在快速提升,会强化OEM链主的地位,整车的市场可能会向更集中度进行演进,这个可能对于后市场各个板块产生比较长远或者比较深刻的影响,只不过今天还没有发生,因为今天前装一系列的技术变革还没有完全的定性,这个定性可能在5年以后,意味着5年以后开始产生影响,10年以后随着主机厂市占率的提升,会对汽车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现有主机厂一定会重构流通渠道或者售后渠道,从新车的流通而言,一二线城市一定由自建为主,对于三四线城市可能存在第三方的空间。从流通的渠道上而言,去金融化,过去在整车厂的流通是通过4S店,本质上有很强的金融属性,但今天所有的金融属性随着用户下单已经开始在新兴主机厂的APP或者官网上面,金融性的属性包括用户的流量将会集中到主机厂,会更多地强调对于车主交付服务的建设。


第二个,对于汽配供应链来说,头部格局已经开始显现,远期来看,随着各家头部汽配供应链的厂商在分布式的网络建的越来越全,以及持续地提升库存优化也好,预测性备货也好,数字化的建设,未来可以和整车OEM做总对总的对接,本质上这两方是数字化能力的对接,这是对于汽车配件的看法。


维修保养,新兴主机厂和品牌对于用户满意度要求非常之高,这个建设一定离不开数字化的建设,如果叠加从未来来看,主机厂份额持续的增长,对于现有的维修保养店,如果不去提升数字化的水平,可能未来就拿不到主机厂的授权,同时也可能拿不到车主相关流量的支持。


出行市场,一定是巨头垄断的市场。


二手车,短期来说,车况的数据依然很匮乏,尤其叠加近两年新车价格的剧烈变动,短期来说二手车依然是混沌的状态。随着OEM智能化水平以及对于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天然拥有更好的基础,可能对二手车市场形成主导力。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基于整个智能电动化的潮流,从战略的方向可能有三个方向值得我们积极关注。


第一点,短期来看,一定要积极拥抱新能源;


第二点,全面建设提升数智化管理体系;


第三,积极参与新兴OEM售后授权体系建设。


彬复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新消费领域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我们已围绕汽车数智化完成十余家企业的投资,包括:快准车服、扬腾创新、集群车宝、沃德尔科技、泽景、莱顿电子、车联天下、亮道智能、智协慧同等等。在前装的领域也有超过六七个零部件投资,未来会持续关注汽车生态或者汽车后市场包括前装供应链的机会,希望未来能够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和探讨的机会,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精彩留言

推荐文章

© 2011~2016 上海优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沪ICP备12050346号

取消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