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出行
小米造车启示录:新能源要起量了,汽修店准备好了吗 ?
日期:2021-04-06
0.jpg

作者 | 赵昕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欢迎供稿 | 吴骏:13116718090(同微信)

 

一个企业最强大的地方,也是最脆弱的地方。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正式进入造车领域。细节报道大家可以参考相关报道,笔者这里不赘述了。本人只是觉得几个信息点非常关键,今天和大家来探讨解析一下:


雷军亲述中,关于小米造车有几点值得注意:


1、小米造车计划投入的10年100亿美元将由小米全资投入,不会接受外界融资,理由是“为了给米粉提供更完整的智能生态体验”;
 
2、小米的第一辆车其实不久前已经诞生,是一辆搭载着全套小米智能家居的小米房车;
 
3、“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这是雷军本人对于小米造车的决心。


小米造车的初步框架主要包括三大块:①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②没有选择老牌汽车制造商的计划;③小米已经聘请了工程师来开发嵌入到汽车中的软件。


还有这张图上的这句话:


1.png

从笔者摘取的这些信息点,大家的感觉是如何的?我的感觉是小米公司之前一直反复强调的那句话“但凡听到小米要造车的新闻,都是谣言!”那么如今小米自己都官宣造车了,是不是打脸啦?我认为不是,小米依旧没有想过要“造车”。大家可以看看小米的公告“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智能”“电动”在“汽车”之前。

因此,我不认同以汽车行业的思维去评价小米造车这件事,包括不少网友说“不务正业”之类的言论。那小米为什么要造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分析和猜测。

一、“新能源汽车”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战略机会点


目前中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才刚刚超过180辆,是美国的1/4,日本1/3。相比与成熟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世界第一辆燃油车1885年,中国呢?1931年。这里面还要考虑战乱导致中国工业停滞等因素。


因此,国产燃油车与世界顶尖品牌的差距巨大,里面的技术代沟,专利护城河等造就了我们永远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国家又必须全面崛起复兴,那怎么办?——答案是“弯道超车”。道理和华为5G类似。


我国在崛起的道路上,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比如最近的新疆棉花等等。这点不展开讲,我们仅认知到一点即可:汽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也是二战时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德国玩命攻斯大林格勒的主要原因。


可是小米并没有选择成为新能源汽车最早的一批参与者,而是选择了电动汽车似乎都已经非常常见的时候进入并公布。我猜测是很多前期布局还没有完成。因此,才导致了之前对于小米造车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如今,基本布局已经完成,自然用重要的资源(资金,团队,技术支持等),并且雷总说: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虽然,目前在燃油车上,我们有非常多的零部件没有办法完成自主研发,并且道路已经被各类专利堵死了。但是在全世界都兴起不久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中,我们有机会弯道超车,突围而出。小米造车就很有希望成为领军的那部分。


二、基础关键词——电动


小米的第一个基础切入点:电动。虽然之前使用过小米的用户可以说出100条小米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小米手机电脑等业务能做到如今的规模是有足够的技术自信的,尤其在电池相关的技术上。笔者本人现在就是用的小米手机,前天才刚刚让我体会到了15%电量支撑半天使用的快感。


另外,我看到有人调侃小米汽车会不会也是为发烧而生?作为电动汽车以发烧出名的是如今大火的特斯拉,第一批特斯拉都没有办法让体验员在车内呆超过5分钟。因为电池组发热太严重了。但如今的特斯拉呢?笔者在这个点想表达的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我有理由相信小米在此次发布会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新能源电池技术。我预测当小米正式推出电动汽车的时候,他的续航里程、充电速率、电池性能等数据大概率会在行业内顶尖,甚至于远超目前已公布的各品牌电动汽车。


2.png

三、核心关键词——智能


先上两张图片给大家看看,大家注意看发布时间。



大家看见什么?小爱同学的“赋能”,支持远程控制智能家居,实现真正的家车互联,小米车载空气净化器,车载充电器,智能行车记录仪等等。再写下去是不是要把一个新车配置表写出来了?


其实不少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都看衰小米造车,理由是小米造车的核心团队似乎没有过硬的“汽车背景”。不是汽车行家是不是代表一定做不出汽车?我的答案绝对不是,根本无关。同样大家可以参考埃隆马斯克做特斯拉和火箭的经历。这样的事情,美国人可以做到,中国人也可以做到。


并且小米造车的初步框架也公开说了:①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②没有选择老牌汽车制造商的计划;③小米已经聘请了工程师来开发嵌入到汽车中的软件。


也就是说,小米根本就没打算按照传统或老牌汽车制造商的思路去造车,重点在于软件上,通过软件实现家车互联的全面生态系统。


5.png


四、终极关键词预测——万物互联


笔者在上个月发表过一篇《互联网平台没办法颠覆夫妻档》的文章,里面阐述了我的个人观点和行业预测。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将打破的可能不仅仅是汽车后市场车主的相关服务。后来有读者问我有没有看到类似的公司,我的回答是:行业内目前没看到,行业外小米最有可能。


理由是小米早已经不是一家手机公司,大家可以上小米商城看看,他的产品生态已经覆盖到了什么程度。几乎可以覆盖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必备品。如果再加上汽车相关呢?


在小米汽车逐渐成熟之后,我们的配件装饰等体系会不会想小米手机对于山寨机市场的破坏一样呢?这里面存在这令汽服人警惕的危险!


结语:


首先表态,对于小米造车看好还是看衰,或静观?笔者本人非常看好。并且会成为长期关注者和体验者。


另外,通过本文和其他信息,有没有觉得小米造车和其他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方式不同?如果有不同,那就很可能会不同。


我们有机会不怕失败,尝试参与其中。拭目以待!


SAE_HI2_650x403.jpg

发表评论

精彩留言

推荐文章

© 2011~2016 上海优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沪ICP备12050346号

取消
热搜词